中新社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 应妮)以胶卷影印方式出版的《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丛书》17日亮相中国国家图书馆。这套丛书的原本目前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藏书,上承清内阁大库、翰林院、国子监南学和南北藏书家的藏书精华,具有重要的文物和文献价值。“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华北危机,为使国宝免遭战火荼毒,原国立北平图书馆将甲库善本转移上海租界。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日军时常进入上海租界搜查劫掠,这些善本的安全受到极大威胁。袁同礼馆长通过时任驻美大使胡适与美国政府斡旋,同意将存沪善本寄存美国国会图书馆。在当时万分危机的情况下,由王重民、徐森玉等先生选出102箱善本,由该馆驻沪办事处主任钱存训先生分批通关上船,运抵美国国会图书馆,使这批珍贵古籍化险为夷,免遭日军劫掠。
抗战胜利后,钱存训先生奉命赴华盛顿接运寄存的善本书回馆,因交通断绝,未能成行。这批善本在寄存美国国会图书馆期间,由该馆拍摄一套缩微胶卷。1965年,这批珍贵善本被寄存台湾,暂存台北“中央图书馆”。其后,这批书又转移至台北故宫博物院暂存。
“当年奉命参与抢救,冒险运美寄存,使这批国宝免遭战祸,倏忽已七十余载。其间种种,仍历历在目。”104岁高龄的钱存训先生专门从美国发来贺信,他表示,“多年来,我曾借各种机会,阐明这批善本图书的主权归属,呼吁将其回归北图。寄望两岸有关人士协商合作,促成此事,早日完璧归赵。”
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指出,这套丛书的出版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甲库善本是中华典籍文化聚散流变、悲欢离合的缩影,傅熹年先生说“盛世修典,和世存典,乱世毁典,末世忘典”,典籍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始终不离,凝聚着中国人的情感、中华民族的屈辱和中华今天的崛起。
《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丛书》采用上下双栏影印,精装大十六开,全书共计1000册,按经、史、子、集、丛部,共收录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藏书2621种,其中美国国会图书馆20世纪40年代拍摄的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缩微胶卷2600种、现藏于国家图书馆的原甲库善本20种、存台存国图合璧者1种。这种丛书不仅数量庞大,而且不乏存世孤本,都是极富学术研究价值的珍贵资料,具有重要文献价值和版本价值。(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