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扬州,MY CITY”组照网络走红 180张图展扬州风情

时间:2014年02月25日 09:16 来源:扬州晚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扬州小伙拍摄众里寻她系列

  阅读提示

  在同济大学读研究生的扬州小伙,利用回家的间隙拍摄家乡的点滴景色,一组组精致而美丽的照片,汇聚成了《扬州,MY CITY》。今年元宵情人节双节,他又将眼中的“情人”——扬州,拍摄成片,组为“众里寻她千百度”系列,引发多地网友疯狂关注,短短几天被转发数千次,阅读量过万。据悉,目前不少外出求学的年轻人,选择用照片或电影等方式,记录下自己对于家乡的深情。

  引发关注

  180张照片记录别样扬州风情

  粉墙黛瓦的古城小巷,雕梁画栋的园林经典……扬州的美在于那令人沉醉的古典韵味,近日,一组名为《扬州,MY CITY》的照片在网络走红,像册中的180张照片将扬州的古典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时间引起众多网友关注转载。

  “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夜色中熙熙攘攘的东关街一眼无际,屋顶的灯珠犹如金色勾边,为这一古街频添几分繁华。记者昨天看到,这一张如油画般浓墨重彩的照片来自一组名为《扬州,MY CITY》的像册,像册中收录了180张扬州的春夏秋冬。除了“浓妆艳抹”的东关街,还有“不施粉黛”的油菜花田。在这个像册中,不仅有瘦西湖、个园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景点,老城区原态也在其中呈现,180张照片紧扣“古典”这个主题,像册中的扬州宛如一个身穿旗袍的美女,一颦一笑都别有韵味。

  自上传以后,该像册在人人网上的点击率已经破千,转发率也不断攀升。“虽然去过扬州,但是这个像册中的扬州既熟悉又陌生,十分震撼。”一位网友如是留言。

  记者连线

  同济求学,拍照表达对家乡思念

  “根本没有想到会去火一把,只是记录下我眼里的家乡,常年在外,经常翻出来看看,也算是解除一些思念。”昨天下午,记者联系上拍摄《扬州,MY CITY》这组图片的扬州小伙董高杰,得知自己的照片在网上被多人转载,小董不好意思地说。

  据介绍,小董是一位不折不扣的“90后”,目前在上海同济大学攻读土木工程硕士,“平时就利用假期回家时间,不断扫街,走走逛逛,再随手拍拍。”

  “今年难得的元宵节和情人节双节相碰,夜晚的扬州古城楼美丽极了。”回忆起元宵节当晚的拍摄,小董依旧非常兴奋,“双东街区人很多,夜晚的东关街,大红古灯照耀,整条街上灯火通明,人潮涌动,有种古典与现代交融之美。”小董介绍,“当天城墙关闭,为了拍摄到整条街上车马不息的感觉,我特意跑到墙东面,爬到墙上拍摄。”

  “回家看了这些照片,总觉得应当配上宋词,这样才更有一番味道。”小董说。

  回家后修图,作图,花了整整一晚的时间,“众里寻她”扬州系列出炉,“众里寻他千百度,我改成了她,因为我拍摄下的,是我自己眼中的‘情人’——扬州。”小董深情地说道。

  “扬州真的是很美!”“配上古诗词,全部的韵味都凸显出来了!”“我也很想回家去看看!”小董的“众里寻她”系列照片,不断被网友转发。

  拍摄讲述

  城市农村,都是镜头下的风景

  “这个像册的照片是2012年开始陆续上传的。”小董介绍,2012年春天,他对摄影产生了兴趣,“我自己买了一个尼康的最简单的单反,又买了点摄影的相关教材,就自己捣腾起来。”小董笑着说道,“无师自通”的他,一有空就在扬州走街串巷,拿着相机拍风景。小董说,拍完照片后,他陆续上传在各大社交网站自己的主页上。

  “我给这组照片起名为‘落英’,出自于陶渊明的‘落英缤纷’,何其美妙矣。”小董的《扬州,MY CITY》里,一共有180张照片,夕阳下的富春茶楼、桥洞中的瘦西湖一角、满是落红花瓣的城市绿地……除了扬州的景点外,山水花木、城市农村,只要是家乡每一样特别的景色,都会在照片里呈现。“每次一拍回来,都有好几百张图,每次在家细细做图后,再传这么几张上去,在外地不常回来,能够抱着电脑和相机看看,也是表达着一种念想。”小董说。

  “我现在生活的地方,也有着不少的摄影爱好者,他们走街串巷,不过大都拍摄些上海或者南京的大都市照片。”小董表示,“在外地,他们看到的扬州本土照片并不多,而我从小就生活在扬州,准备一直拍摄下去,带去不一样的风采。”

  引发共鸣

  在外学子大多用照片记录家乡

  “我上大学的时候,也会拍摄一些家乡的风景,那些像册都会被大量转发,不少人还会给我提建议或者一起探讨。”昨天,同为摄影爱好者的小江说。

  “这些像册的走红或者对一些微电影和短片的热衷,大多还是因为自己有着对于家乡的特殊情感。”多数曾经和小董一样,具有“家乡城市情结”的年轻人说。据悉,目前很多在外学子大多都用各类形式记录家乡,“包括照片、电影、视频、短片等,它们只是当下年轻人表达感情的一种载体,主要都反映了一种家的归属感,一种对于家乡的感情。” 记者 薛舒文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