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武汉“冯氏包子”九代人守祖训:见俏不赶 见滞不丢

时间:2014年03月11日 09:53 来源:武汉晚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冯家人在做包子。

  家风是什么?家风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家里故事,一段记忆。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弘扬和践行良好的家风,则打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的衔接血脉。

  显然,家风更是个人品德的集合体,家庭美德的标志物,职业道德的支撑点,社会公德的有机体。家风往往建立在家训、家规和家教基础之上,先辈们一句刻骨铭心的话、一件光明磊落的故事,都可能构成家风并得以传承。

  武汉市蔡甸区大集街有一家“冯氏包子铺”。

  据冯氏家谱记载,冯氏豆盘包子,起源于清代同治年间,距今已有约150年。秉承“见俏不赶,见滞不丢”的祖训,这门手艺已传到了第九代人。

  包子俏得被“包了圆”

  远近闻名的冯氏包子铺,位于蔡甸区大集街财神殿巷,虽处小巷深处,但前来买包子的顾客络绎不绝。

  “今天的货已经被我全部预订了,没得包子卖了!”6日上午,记者刚一踏进冯家大门,就被一位客人拦了路,这位客人叫刘进,他误以为记者也是来买包子的。因为家里办喜事,他刚刚预订了3000个包子。

  刘进说,在蔡甸区,凡遇红白喜事,大伙都少不了要吃豆盘包子。而冯氏包子因为质量好,更是被列为首选。

  最典型的例子,要数广州市生力公司董事长陈祖生。

  祖籍大集的陈祖生每年春节都要买2万个冯氏包子,空运到广州,当作礼品送人分享。

  冯氏包子真有这么好?当天下午,记者在大集街头随机作了一个小调查。在受访的10个人中,有8人说冯氏包子是他们的首选。

  包子里面有家风

  冯氏包子铺其实是一间普通居民人家。

  一楼三间房,除了客厅,一间是蒸包子用的厨房,另一间就是摆放着大案板的包子“制作车间”。正在案板边忙活着的是冯氏豆盘包子的第八代传人冯启彪和他的妻子陈金玉,儿媳程娟也在一旁帮忙。

  冯启彪说,冯氏豆盘包子的主要原料是面粉、绿豆、生姜,调料则是盐和胡椒粉,虽然都是常见食材,但做工十分讲究。

  冯启彪透露,150年前,先祖就立下规矩:用料要精选;工艺上,绿豆要淘净再煮,生姜要刮皮剁成泥,面要用老面发酵,蒸包子的燃料则选用草把、干柴。包子要包得皮薄馅实,蒸熟后要自然凉透,才能放入滚沸的菜油锅中炸,直至呈金黄色才能起锅。用这种方法做出的包子,外表金黄焦酥,里层白净松软,且有豆香清甜,微辣油润,余味绵绵。

  冯氏包子为什么能传承150年?言语不多的冯启彪清晰地道出了八个字:“见俏不赶,见滞不丢。”这是祖辈传下来的一句祖训,也道破了冯家包子铺150年来的立命之本。老板娘在一旁快人快语:这句话就是告诫后人,生意好时,不要因为追求利润而盲目扩大产量;生意差时,也依然要保证质量,绝不停工关门、荒废了手艺。

  如今,冯启彪的儿子儿媳也加入到了制作“冯氏包子”的行列。

  豆姜“包”走一年利

  谈起4年前的那场“豆你玩”、“姜你军”,冯启彪说,那是他接手祖业后,遇到的最严峻的一场考验。2010年开春后,绿豆、生姜的价格分别涨了3倍和5倍,每做一个包子都意味着在亏损。

  冯启彪清楚地记得,那年8月的一天,他在内心挣扎了好几天后,提出每个包子涨价5分钱。他的想法开始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可还没过几分钟,妻子就犹豫了。紧接着,儿子也动摇了。

  看到大家的表情,冯启彪打消了涨价的念头:“还是卖3毛一个吧!”

  问他为什么最终决定不涨价,冯启彪不好意思地笑了:“‘见俏不赶,见滞不丢’的祖训,就是为生意的起落而定的。”

  价格终究没有涨,但那年年关盘账,包子铺竟收不抵支,“豆你玩”、“姜你军”耗光了一家人全年的利润。

  文/记者高道飞 通讯员高池 彭兵彪 图/实习生张岱江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