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韩剧丑化中国土豪 学者吁中国网友包容不纵容

时间:2014年04月15日 09:03 来源:羊城晚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韩剧《Hotel King》里中国土豪的形象十分不堪

  《该隐与亚伯》说中国到处是小偷

  《大祚荣》把李世民变成了“独眼龙”

  羊城晚报记者 章琰

  浑身上下是名牌,脖挂大金链子,手戴四五个戒指,举止粗鲁而蛮横……正在热播的韩剧《Hotel King》中,中国酒店大佬被刻画成了这样一副傲慢无礼、又土得掉渣的流氓形象。又一次被“伤自尊”的中国网友,再度在网上发出了声讨,有的网友还留言要求该剧编剧、导演道歉。

  虽然这种“捍卫民族尊严”的行为得到了不少网友的支持,但也有不少专家学者指出,如此激动大可不必,以娱乐心态看待娱乐产品才是正道;更有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怕被别人说”的心理,其实反映了一种“自卑、自大、自慰”的脆弱心态。

  【中国土豪遭讽】

  剧情聚焦

  中国富商十足土豪范儿

  前几年韩剧多夸大中国的贫穷落后,近几年有所“进步”,中国人的角色虽然“脱贫”,但却被一些举止粗鲁的“土豪”形象所取代。

  在刚播出的韩剧《Hotel King》第三集中,中国酒店大佬王力钦出现在男女主人公服务的酒店。此人一身暴发户的装扮,浑身上下全是“名牌”,穿着豹纹裤,金项链一次带两条,金灿灿的大戒指更戴了四五个。剧中一下车他就一副傲慢的神情,抱怨旅途不舒服,抱怨酒店员工不热情。主管不小心把酒洒到他裤子上的时候,他更是勃然大怒,操着一口东北口音大骂:“哎呀妈呀,我这是名牌呀,你干啥呀。”边嚷嚷边推了对方一把,一副流氓相。

  网友围观

  丑化中国的韩剧当封杀

  看到韩剧将中国富豪刻画成这样,有不少网友表示“接受不了”、“看了心里不舒服”。

  网友“珊山i来迟”质问:“为何要将中国人描绘得像暴发户一样,而且表现得素质低下?明明知道有大批中国观众,还将这种情节搁进去引发中国人的反感,编剧的智商如何可见一斑!”网友“一格的一端”则叫嚣:“请广电总局封杀韩剧!既然要扫三俗,就把韩剧一起扫了呗。对有些歪曲并丑化中国历史的韩剧,就该封杀。”

  确实有这类低素质土豪

  不过,也有部分网友认为,剧集真实地反映了部分素质低下的国人。网友“黄杏醉南风”就反问:“哪有丑化?中国式土豪不就是这个样儿嘛?”网友“大快人心3401596040”也表示:“事实上确实有很多这样的中国人,狗眼看人低,不可一世的模样。这不是丑化中国人,是揭露一些素质不高、斯文败类的脑残。”

  还有不少网友认为,这是为了戏剧效果,这个土豪的存在,确实让剧情有了喜感。网友“玻璃唇”就直言:“俺肿么看着很欢乐啊?”

  【韩剧曾有前科】

  夸大中国落后

  早在几年前,韩剧中涉及中国戏份的,多为展现中国的贫穷和破败。其中最惹众怒的,当属五年前一部《该隐与亚伯》。该剧是韩星苏志燮重返荧屏的首部作品,在中国取景拍摄,备受中国剧迷关注。然而,该剧开播后却令人失望:剧中韩国场景光鲜明亮,画面一转到中国上海,色调立马变得灰暗,仿佛从现代韩国回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没有宽阔的街道,没有高楼大厦;机场工作人员收受贿赂,的士司机漫天要价,小偷遍地都是,黑社会当街开枪、绑架人质;而中国监狱更被刻画成古罗马竞技场,犯人受尽迫害……

  丑化华人形象

  将中国描述得落后不堪的,还有《天空之城》和《花样男子》。在前者登场的中国人,不是毒贩,就是走私犯;不是造假犯,就是杀人犯;而在后者里,中国人多是黑社会和小混混,他们欺负女主角,遇到韩版F4后被打得满地找牙,听到韩国黑社会的名号后更是吓得跪地求饶……

  歪曲历史常识

  韩剧还常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如《明成皇后》中将清朝和袁世凯说成干涉朝鲜内政的“侵略者”;《大长今》中说针灸是朝鲜人发明的;《薯童谣》中不仅大肆丑化隋朝派遣的使臣,还自称造纸和纺织技术比隋朝发达;《大祚荣》中把唐太宗李世民丑化为愚蠢无能的侵略者,侵略高句丽时遭到惨败,不仅败退到长城脚下,更是被刺瞎一只眼睛,成了“独眼龙”……这些歪曲都很伤中国网友的感情。

  【业界劝诫声音】

  劝中国网友:

  包容而不纵容

  媒体评论人、学者佘宗明认为:“影视制作并不能完全反映国民意志,韩国人眼中的中国观,也不是几个导演说了算;韩剧中也不乏宣扬中韩友好、中国文化悠久的作品,丑化中国的影视作品并非主流,不必太为之过敏。”他认为,以包容而不纵容的心态去对待不同的声音,正是中国实现文化振兴急需的一种民族姿态。

  媒体评论人,学者鲁国平也持类似观点:“对待别人的批评,从自身找原因,才是有自信力、有前途的态度。直面中国被韩剧‘丑化’的情节,总比先不问青红皂白为韩国编创人员戴一顶恶意诽谤的帽子来得理智,来得漂亮,来得有尊严!”

  劝韩国编剧:

  加强考证沟通

  佘宗明也分析了韩剧“鄙华”情结的成因,“越是矮子,就越想穿高跟鞋与高个子比肩”。他认为,自古以来,韩国文化都被包含在中华文化圈中,处于依附地位;而今韩国政治经济迅速发展,促使文化民族主义生长,演变成影视剧中虚造意淫出来的“韩强华弱”、“华人称臣”等情节。

  韩国方面也曾作出自我检讨。韩国媒体曾报道了中国驻韩大使馆新闻官陈俊杰对《该隐与亚伯》的批评,“难道编剧们不经考证就写作品吗?简直难以置信!”《朝鲜日报》也发表评论:“不经考证的韩剧只能助长反韩情绪”,“现在到了进一步加强韩国人对中国了解的时候了”。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