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第三大原住民族泰雅族在2014年泰山东岳庙会开幕式上表演民族舞蹈《泰雅风华》。 梁犇 摄
来自韩国的苏涂神宫民俗舞俑团在开幕式上表演传统舞蹈《井祭扇舞》。 梁犇 摄
中新网泰安4月14日电(梁犇)2014年泰山东岳庙会14日在泰安岱庙启幕,来自韩国三和寺,台湾宜兰、善化、高雄等海内外东岳庙的近百位东岳神信众赴泰山朝圣祈福。泰山“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授牌仪式、“两岸民俗文化周”、韩国信众泰山行等活动同期举行。
以纹面、织布技术举世闻名的台湾第三大民族泰雅族,在当日的开幕式上表演了民族舞蹈《泰雅风华》,用特有的歌舞展现了台湾原住民族庆祝丰收的欢庆场面。
位于台湾新竹、宜兰、台中的交界处的苗栗县泰安乡跟泰安市同名,都寓意“国泰民安”。参加庙会的泰安乡乡长柯武勇表示,这次活动中看到台湾元素与泰安民间文化在庙会中相得益彰,两岸的民俗文化与台湾农特产、美食展、演出团队、文创产品等特色元素纷纷亮相,这既是以往两岸致力于文化、经贸交流的成果,也是未来两岸加强合作的契机。
庙会期间,民众既可领略泰山几千年帝王和民俗文化内涵,探寻泰山茶、香、玉、石文化积淀,同时能近距离体验台湾原生态祭祀仪式、韩国传统歌舞及正宗小吃、旅游商品等各具特色的海外文化风情。
泰山景区党工委书记谭业刚表示,本届庙会在挖掘提升传统优势项目的基础上,策划举办一系列民俗展示、商贸交流、文化体验等互动、参与、合作项目,进一步推进海峡两岸和中韩两国文化与旅游、民俗与商贸的有机融合,为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合作共赢注入更多新元素、新活力。
在当日东岳庙会上,泰山正式授牌为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中共泰安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马鹏举告诉中新社记者,泰山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设立,打造了独具泰山特色的海峡两岸交往交流的新平台,开辟了泰台交往交流的新的渠道,对进一步弘扬泰山文化,增进两岸民族认同感,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意义重大。
2008年6月,泰山东岳庙会被中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2009年起已连续成功举办5次。泰山东岳庙是民间由庆贺东岳大帝和碧霞元君诞辰而产生的融宗教文化、群众娱乐、商业贸易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活动。(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