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王樽推新书《人间烟火》 自称不喜欢标题党(图)

时间:2014年04月22日 08:53 来源:深圳晚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上周五,由深圳市福田区宣传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深圳嘉之华中心影城主办的老牌公益项目“光影星期五”电影沙龙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集作家、影评家、资深媒体人于一身的王樽,深圳晚报文艺部主任兼著名影评人、专栏作家黄啸,以及电台898文化星空主持人叶丹“三人行”做客现场,围绕电影与人生展开了深入对话。

  黄啸:

  看电影接受意外的收获与营养

  主持人问到两位嘉宾,在他们那个不太容易看到电影的年代有什么趣事,黄啸老师和王樽老师都开始爆料。1989、1990年的时候,电影的确不是很发达,当时黄啸老师正在杭州读书,夏天晚上的时候学校组织看电影,当时他们看电影的地方是“一号工程”的地下影院,放映的电影名叫《竹林隐士》,一开始黄啸老师以为是特务片,结果却是一个讲述熊猫的纪录片,令人捧腹。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些无意的际遇,让当时的他们很快接受到意外的收获与营养。

  而也在那个年代,王樽老师处于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经常会翻看、购买一些老的电影杂志,当时的杂志里面会给出很多戏剧、电影的剧本。就是在那个时候,王樽接触了《蝴蝶梦》、《阿拉伯劳伦斯》等剧本。当时对着剧本发起自己的想象,构想出全貌,等到后来看到影片的时候就会想起哪个细节或者片段是出自哪个剧本中,是个很有意思的体验。

  王樽:

  新书《人间烟火》原本想叫《梳影记》

  采访中,在被问及王樽的书中为什么不太提及中国电影,王樽答道:“中国电影距离当下的生活非常遥远,中国的现实不能从文艺作品中找到,反而容易从外国作品中找到。”这也是王樽强调电影的生活性的一种态度。

  谈到新书的书名《人间烟火》显得很文艺,王樽也表示了不满,因为他此前一直想叫《梳影记》,不过为了配合发行,还是忍痛改名,并声称不喜标题党。记者 李京蔚/文 冯明/图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