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网友总结五种“微信控”类型 秀幸福型发泄型上榜

时间:2014年05月07日 13:48 来源:羊城晚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炫耀型

  “好累啊,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终于到了这个蓝天碧海的世外桃源~”“今天下午要到五星级酒店喝下午茶,甜点精致美味,谁要来?”

  点评:现代社会节奏快、高压的生活状态,让很多人有被淹没在人山人海中的感觉,而人们内心总是渴望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认可。通过炫耀得到别人的关注和点“赞”。不过,不少分享行为是一种炫耀,甚至是“精心设计”出来的美好。用碎片化的方式来展示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面,往往给人一种生活是如此美好的错觉。姜美俊认为,人们往往在缺少某些事物的时候,一旦获得就会将之放大,有时候急迫地“分享”,这也是自我满足的一个过程。但当这些炫耀太多时,难免令“圈中人”感到厌恶。

  发泄型

  “累死了,每天工作都忙不完,快挺不住了!”朋友圈里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常常散播负面情绪,满腹牢骚,对生活和社会现象常常不满。

  点评:在现实生活中,压力无处不在,有些人或许没有更多的途径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内心,而微信恰好弥补这种不足。偶尔宣泄对生活的不满能减压,但常常如此就要注意调节情绪了。这类人的不满更多源于内心负面情绪的投射。他们常会将自己的负面情绪传递给别人,建议多找注重心理压力的宣泄。

  激励型

  总是转发积极乐观的信息,特别是心灵鸡汤,如常常发布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景图片、令人感动的温情故事、提高心性修为的佛学禅道。

  点评:从抱怨到分享乐观,也是人们社交心理转换的过程,希望给别人积极正面的一面。但最好注意所发的内容,如果是长篇大论心灵鸡汤、各种讲义、各种祈文,那就没什么意义了。

  窥视型

  “注册微信后,最多就点个赞,或者转发信息,几乎从不发原创的信息。”李雯注册微信最初是为了不落伍,后来发现朋友圈里经常能看到老同学、同事的生活轨迹,就开始关注他们。她认为,刷微信是潮流,而且每天看到别人的生活点滴,其实也是蛮有趣的。

  点评:窥视别人是人的本能需求,而人都有社交的需要,当大家都玩微信时,从众心理会促使人们赶潮流,避免落后,体现存在感。也有人担心自己得不到别人的认同,只是看而不发表自己的信息。还有人因为经常看到别人的“美好”,难免会产生羡慕的心理,感觉自己处处不如人,以致对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秀幸福型

  “老公从法国回来,给我买了最新款LV,其实人家不是很喜欢这个颜色啦!”有人常在朋友圈里“秀幸福”,从早到晚,他们的生活轨迹都能在微信上找到。

  点评:爱秀幸福的人往往内心安全感较高,心态积极乐观。但也有些人的人际关系欠缺,希望通过“晒”获得认同、满足自我,积极地建立人际关系。他们希望分享的“幸福”会给朋友带来积极的情绪,但如果每天发太多类似的信息,时刻期待别人点赞,有可能是自卑作祟。不妨积极参与现实活动,建立稳定的社会圈子,增强自我价值感。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