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初步呈现旧时风貌 王思哲 摄
中新网苏州6月22日电 (记者 周建琳)21日,苏州市黎里古镇文化发展旅游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这标志着修复后的黎里古镇将“开门迎客”。
黎里古镇的历史,可追溯至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但同周边的古镇同里、周庄相比,黎里似乎已被人们遗忘,连这个地名也一度消失。
2006年,吴江芦墟与黎里两镇合并,因区域地处汾湖边,所以取名汾湖镇,与江苏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汾湖高新区)实行“区镇合一、以区为主”的管理模式。从此,黎里这一地名不再作为行政区出现。
不少专家和百姓认为,黎里这一地名是典型的吴文化地名,不应该取消。2013年4月,经江苏省政府批准,吴江区汾湖镇更名为黎里镇。2014年3月,黎里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岁月也给黎里留下了无情创伤,古镇保护与开发迫在眉睫。
2012年,黎里古镇综合开发启动,计划总投资超10亿元的30多个项目开建,端本园、周宫傅祠修复工程已于去年完工,古街风貌一期修复工程已完成,游客服务中心已建成并于6月底投入使用,古镇初步呈现旧时风貌。
走过黎新桥,古镇的明清、民国宅院鳞次栉比,一进进的宅院都以弄堂串联。黎里的弄堂以暗弄居多。黎里的弄堂是狭窄的,是不起眼的,却走出了南宋赵磻老、明代太常寺少卿凌信、清代工部尚书周元理等代代名人。
黎里,和一代诗魂柳亚子的名字连在一起。沿着老街,走上十分钟左右便来到中心街三十号,一座清代早期建筑映入眼帘,其门厅正上方挂着屈武题写的“柳亚子纪念馆”六字匾额。
柳亚子纪念馆原是清朝乾隆年间工部尚书周元理的府第,宅名“赐福堂”。自1922年起柳家就向周家后裔典租了这座深宅大院,12岁的柳亚子随家人迁居在这里。住进这里的第二年,小小年纪的柳亚子写出了《上清帝光绪万言书》,正是这篇万言书奠定了柳亚子一生的走向。
“亚子,今之屈原;屈原,古之亚子”。近代诗圣柳亚子故居见证着沧桑巨变,浓缩着一个时代的影子。自1983年6月15日正式开放以来,柳亚子故居已成为后人怀念诗圣的重要场所。如今,随着古镇风貌恢复,柳亚子故居有望成为旅游热点。
今天,对于黎里而言那是个张灯结彩的喜庆日子,但漫步古镇,它仍以一种特有的低调姿态迎着游客。而这也正是当地政府对黎里古镇的定位—“慢游名镇”。
“再也不能走别人发展的老路了。实现错位发展,是黎里发展的突破点。”黎里古镇保护开发委员会主任杨勇接受采访时透露,未来黎里古镇将引进全国非遗文化产业项目,将各地非遗文化产品集中到黎里进行展示和演绎。
杨勇表示,进一步整合古镇旅游和文化资源,合理利用历史遗存,并与产业化相结合,是黎里实现错位发展的有效途径。(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