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申遗
线路跨度近5000公里,沿线包括中心城镇遗迹、商贸城市、交通遗迹、宗教遗迹和关联遗迹等5类代表性遗迹共33处,申报遗产区总面积42680公顷。
丝绸之路中国境内有22处考古遗址、古建筑等遗迹,其中包括河南4处、陕西7处、甘肃5处、新疆6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各有8处和3处遗迹。
昨日,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一线路跨度近5000公里,沿线包括中心城镇遗迹、商贸城市、交通遗迹、宗教遗迹等5类代表性遗迹共33处,中国境内有22处考古遗址、古建筑等遗迹,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各有8处和3处遗迹。
由于每年一国申报世遗只有一个名额,而中国2014年申报的项目是大运河,所以“丝绸之路”项目使用吉尔吉斯斯坦2014年的申遗名额。
丝绸之路申遗成功,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联合申报的形式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丝绸之路项目,也是我国第一个跨国联合申报世界遗产的项目。
据参加会议的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介绍,丝绸之路跨国系列申遗历经了1998年至2005年的“酝酿”、2006年至2011年的“启动与推进”以及后来的“深入推进”三个阶段,内容复杂,涉及面广,申请难度极大。经过不断协调,三国于2013年1月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提交申遗报告。
■ 揭秘
申遗合作:从六国到三国
“今晚终于能够睡个好觉了。”申遗成功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陈同滨对新京报记者说。作为本次丝绸之路申遗文本的主要负责人,7年多来她一直等的就是这一天。
1998年启动丝路申遗项目
陈同滨介绍,国际社会很早就关注起丝绸之路的文化遗产价值。早在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启动了“对话之路:丝绸之路整体性研究”项目,提出丝绸之路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想法。因为丝绸之路连接多个不同国家、民族、文明,所以在最开始考虑申遗时,中国就打算与其他中亚五国一起联合申遗。
2006年8月,国家文物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在吐鲁番召开了“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国际协商会议”。中国与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达成了跨国联合申遗的共识。当时确定的申报时间是在2010年。
2007年4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申遗地区研讨会”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5国通过丝绸之路概念文件,并在2009年成立了丝绸之路系列世界遗产申报政府间协调委员会。
各国也开展了多轮协调会,但因为这条路线如此之长,涉及国家如此之多,申遗的时间也一再推后。
丝绸之路申遗划分两条廊道
在此期间,2011年底,世界遗产中心对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进行重大策略调整,最后确定分开申遗:一条是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跨国廊道;另一条是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跨国廊道。
针对这一变动,中国也迅速调整策略。2011年12月,国家文物局确定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两国代表研究推动三国联合申遗工作,并草签《丝绸之路跨国申遗工作备忘录》。
2013年,三国确定申遗项目名称为“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并将申遗文本提交给世界遗产中心。
确定三国联合申遗之后,考虑到申遗路线要与吉、哈两国合作,中国最终申报的22个遗产点与首批申遗大名单相比有了较大调整。
陈同滨介绍,遗产点的选择要考虑到很多标准,比如类型的完整、与丝绸之路关系的完整、传播轨迹的完整等。这次申报的遗产点,就包含了丰富的类型,既有古代帝国的宫殿建筑,也有宗教建筑、道路、防御工事等。
中国22处申遗点均有管理规划
自从2011年决定联合申报之后,三国就展开了密切合作。陈同滨介绍,三国专门成立申遗工作组,每个国家派出一名政府官员、一名考古专家和一名遗产专家组成。
据了解,目前丝绸之路中国段22处申遗点均编制了管理规划并已公布实施,国家文物局与丝绸之路沿线省区政府签订了《关于保护丝绸之路遗产的联合协定》。
“申遗成功不是结束,而是起点。”陈同滨说,申遗成功之后,如何保护好这些遗产、发挥它最大的价值是未来的工作重点。这些遗产点,面临着众多压力,建设压力和旅游压力是其中最主要的两项。”
据介绍,中国申报的22个遗产点是准备充分、价值突出的遗产点,但有一些也很有价值的遗产点,因为保护管理工作等原因,没有来得及申报,但“只要坚持不放弃,那些这次没有申报的,未来也非常有希望通过联合申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陈同滨说。
新京报记者 高美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