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孟德龙 摄
中新网扬州6月22日电 (记者 崔佳明)大运河申遗,梦圆多哈。6月22日,中国大运河项目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消息传至扬州,全城同庆,欢声一片,为心中最美的母亲河骄傲自豪。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航程最长的运河,是中华先祖智慧与创造的结晶,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珍宝。这一世界珍宝却没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许多中国人的一个不能释怀的梦想。2006年,国家做出了大运河申遗的决定,申遗是对古老大运河的一次“再发现”,也是对其价值的一次重新发掘,是研究、保护、整治、复兴这座古老运河的机会,还是从另一个角度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一个契机。
大运河申遗扬州牵头,大运河是扬州的母亲河。其近2500年的辉煌历史文化一直与大运河相伴相随,因“运”而生,也因“运”而兴,扬州是中国唯一与运河同生共长的城市。从历史的角度说,没有古运河,就没有扬州古城;古运河的兴衰史,也就是扬州古城的兴衰史。古运河孕育了扬州城市,贯通了扬州湖河,扩大了扬州地域,格局了扬州街巷,拉动了扬州经济,奠基了扬州文化。
中国大运河申遗办公室设立在扬州。同时,扬州为了推进大运河申遗的进程,从2007年开始,每年扬州举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邀请世界运河名城的领导者们坐在一起,探讨运河遗产的保护、运河名城间的交流和合作。
大运河申遗是流域申遗,需要沿线八省市的沟通协作,2011年开始,大运河联合申遗完成了统一价值预警平台、制定了专门大运河的法律保护条例、统一的规划文本、申遗文本等一系列繁琐的工作。2013年1月底,国家文物局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上报了申遗资料,由扬州牵头的大运河申遗进入正式的申报过程,大运河从世界45个申遗预备名单中胜出,进入复审阶段;去年9月教科文组织派专家实地考察大运河,撰写申遗报告,对中国大运河进行评估。6月22日,中国大运河项目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表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此次大运河申报的系列遗产分别选取了各个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遗产点,共包括中国大运河河道遗产27段,以及运河水工遗存、运河附属遗存、运河相关遗产共计58处遗产,河道总长度1011公里。其中扬州境内6段河道10个遗产点入选。
大运河申遗成功,名至实归。正如内河航道国际组织主席大卫·百灵杰一行在扬州考察时所言:“像中国大运河这样古老的运河,既保持了原有的风貌,也发挥着航运功能的,世界上独一无二。”(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