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杭州官方与民间力量携手 助推非遗传承与保护

时间:2014年06月26日 09: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中新网杭州6月25日电(记者 赵晔娇 实习生 李津)今天,浙江省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主办的2014年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论坛在该市举行。出席本次论坛的既有官方代表又有民间力量,官员与学者专家围绕着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问题献计献策,为下一步的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有益思考。

  “未来10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显得更为重要,如何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调动镇、村一级的积极性,保护散落在民间的非遗项目?如何从政府的层面指导、倡导符合非遗特点的科学性和规律性的保护方式?如何动员更多的高校、志愿者团体,营造人人参与的非遗保护氛围?”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钮俊提出了一系列的课题。

  杭州市副市长陈红英则为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招如何“活下来”和“传下去”。

  “让非遗活起来,还是要在创新、融合上下功夫。无论是保护的理念、传承的方法还是展示的手段、氛围的营造,都需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敢于推陈出新,有的非遗项目可以融入百姓的生活,有不少有市场潜力的产品可以通过产业化平台,谋求新的发展空间。通过现代化手段让我们的非遗重现光彩。”陈红英说。

  陈红英还表示:“让非遗传下去,在政府的层面上,我们要在理念上积极引领、政策上积极完善、法律上予以保护、人才培养以及财力上加大投入。在社会组织层面上,我们需要更多古都文化一样的组织,积极投身其中。我们的非遗传人,更应该有所担当,在创新中尽心尽力保护好文化。”。

  作为杭州本地人,著名画家何水法强调了文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外国人来杭州看什么,是来看文化。”他还提出,浙江省的良渚文化、钱江潮同样具有申遗的价值。

  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利平谈到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他提到目前正设想与企业进行合作,“现在我们也积极鼓励企业申报非遗保护的项目,由他们来作为非遗的责任保护单位来进行保护。这对我们的非遗保护项目是有好处的。”他说。

  据了解,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成立于2004年,是由一批热爱、从事杭州古都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有关部门负责人和爱好者组成的民间组织。研究会旨在以古都文化、都市建筑、民俗风情等为研究课题,为保护杭州历史文化名城谏言献策。(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