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家烈和儿子姜华山媳妇彭茂娟祭扫红军墓
本报讯 “从1934年起到现在,红军牺牲并埋葬在这里已经过去80年,我们一家人从来没有间断过对红军墓的祭扫,他们是值得老百姓尊敬的人。”在黔东南州锦屏县河口乡塘东村,85岁的苗族老人姜家烈谈起自己家人守护红军墓的故事,心情异常激动。
红军墓坐落在河口乡塘东村面朝清水江边的松树岭上,“墓里埋葬的是一个因追赶红军大部队而病倒牺牲的战士。”姜家烈说。1934年9月至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六、一军团先后经过塘东,在塘东半坡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次炮战。一天,姜家烈的父亲姜敦俊在砍柴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名受伤的红军,这位战士很年轻,20多岁的样子,因为口渴,向姜敦俊讨水喝。
姜敦俊马上请他坐下休息,打来井水请他喝。第二天,听村里人说一名红军牺牲在了山坳边,姜敦俊看后发现,牺牲的正是自己遇到的那名红军。姜敦俊和村民彭肇楷,悄悄把红军战士埋在清水江边的松树岭上。此后每年,他都要领着家人到墓地上来祭扫。
“我们守护这个红军墓,是自发自愿的,就是要让后代记住红军打下这片江山的不易,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学习这种为了理想信念而坚持的精神。”40岁的姜华山是姜家烈的儿子,是家中守护红军墓的第三代传人。
据了解,最初的红军墓只是一个简陋的小土堆,因为害怕国民党白军发现,一块刻着红军烈士墓的小小的青石碑也是解放后才安上去的。
2011年,守护烈士墓的姜家烈老人出资1080元钱打造红军烈士墓墓碑,塘东村群众在获悉老人的义举后,自发集资16000多元,义务投工投劳将红军墓修建成水泥墓地,在烈士墓的周围安上了青石栏杆,建了一个用于祭奠的青石板平台。
(吴如雄 陈礼杏 杨通平)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