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个花开节节高?啥个花开像双刀?啥个花开来青草里?啥个花开来头向东?芝麻开花节节高,延延豆开花像双刀,南瓜开花来青草里,向日葵开花来头向东。”在金阊新城实验小学里,顾凤珍阿婆正教孩子们唱着四句头山歌。
作为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白洋湾山歌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宋元时期,但随着区域城市化的推进,千年传唱的山歌如今几成绝响。姑苏区白洋湾街道新渔村年过六旬的阿婆顾凤珍,凭借着一份执着,带着几位老人,走遍乡里坊间,搜集整理了260多首山歌。近日,她被选定为第四批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小芬 郁新华
干活时唱山歌提神
白洋湾位于苏州古城西北角,千年来,这里的“稻耕、渔耕、花耕”文化,孕育了白洋湾山歌。当地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用最原始的表达方式——山歌来抒发情感、祈求福祉。耕作捕鱼、种花培土、婚丧嫁娶、喜怒哀乐、情爱友谊、风俗民情、针砭时弊、鞭挞丑恶、春夏秋冬、时令节气都成为了白洋湾山歌的表现主题。
“小时候,家里人下地、搓绳、打草鞋的时候都会对唱山歌来提神,有时一天要干十来个小时的体力活儿,不唱山歌干活哪来的劲啊。”63岁的顾阿婆回忆,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白洋湾地区几乎家家户户的老辈人都会吟唱些许山歌。父亲是山歌迷,高兴时可以连续唱几个钟头。“那时候打草鞋干累了就瞌睡,父亲总会唱着山歌给大家提神,我们学着父亲长年累月地唱,学会了好几十首山歌。”顾凤珍笑道,唱着山歌打草鞋每次总能多打一只。
许多长辈和兄长大姐也将自己熟唱的山歌教给了顾凤珍,她对学唱各类山歌乐此不疲。“干活累了对个歌,乘乘风凉吟几句,心情好时唱个够。”顾阿婆颇为自豪,最多的时候,她会唱各类题材的山歌200余首,成了乡里坊间名副其实的“山歌达人”。
阿婆寻访搜歌260余首
白洋湾山歌的传唱主要靠口口相传,长辈传给小辈,邻居之间、亲戚之间传唱,甚至跨区域与浒墅关、黄桥等地互学传唱,上世纪中期,白洋湾山歌一派繁荣。然而随着城市化的逐步推进,农耕劳作的场所、捕鱼捉虾的场面、种花培土的场景逐渐减少和消失,大量农民离开了土地,旧时山歌传承所依托的农耕文化逐步被现代生活所肢解,失去载体的山歌几近灭绝。
作为一名“山歌达人”,顾凤珍带着村里仅剩的几名会唱山歌的老人,跑遍了村里的每一户,问遍了村里的每一位老人,还跑到黄桥等地寻访搜集。在街道文化站的帮助下,顾阿婆等人搜集整理出了260余首流传乡间的山歌,有的她唱起来已经轻车熟路,有的还很陌生,不会唱的大家就用文字音符记录下来,日日吟唱学习。
如今,白洋湾山歌已经作为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被重点保护,顾阿婆经常参加由区、市、省、长三角地区以及北京组织的各类山歌表演展示活动,将白洋湾的山歌文化带到更广阔的舞台。
千年山歌后继有人
在被选定为第四批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后,顾阿婆喜笑颜开:“千年民俗文化终于能后继有人了。”如今她再也不用独自吟唱,有许多年轻人慕名前来学唱山歌,老人已拥有老少百余传承人和数以千计的“粉丝”。
如今,顾阿婆相继在社区、小学和幼儿园开设了“山歌传唱课堂”“民俗山歌文化杂谈”等传承课程,举办了“娃娃山歌会”“少儿山歌传承艺术节”及“居民山歌大舞台”等传唱传承特色活动,还在吴歌体系中首次采用国际标准音标注释法将白洋湾山歌文化与国际接轨。
为了让更多人喜爱山歌,街道文化站还在乡间山歌的基础上加入了农村城市化等元素,对山歌进行歌词润色、曲调加工,改单一表演形式为独唱、对唱、组唱、合唱等形式,还通过建立山歌陈列馆、成立山歌研究会、组织山歌表演队、出版山歌专著、举办山歌大赛等,让山歌文化走进了现代生活。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