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作家叶开为翻译家“争利益”被指与事实大相径庭

时间:2014年09月11日 09:53 来源:新民晚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9月4日上午,《收获》杂志编辑部主任、作家叶开(廖增湖)以新浪账号@老虎不吃饭饭 发布一条微博,为翻译家王智量先生“鸣不平”。微博引用了《中国青年报》2012年特稿,指责上海译文出版社对译者王智量先生进行“盘剥”。这条微博迄今转发了4700多次,引起了很大的关注。昨天中午,上海译文出版社也发布微博,回应对方的指控与事实大相径庭,并贴出了1988年的汇款凭证、样书和稿费记录。本报记者观察到,在译文社发布《声明》后,叶开将这条热议微博取消置顶。陈村等作家在网络上加入“调解”行列。

  《中青报》曾报道

  《屠格涅夫散文诗》(王智量译)于1987年7月在译文出版社初版,印数24000册。按照叶开所引用的《中国青年报》的采访报道(2012年5月9日第10版,《被遗忘在翻译的世界里》,实习生陈竹),“翻译《屠格涅夫散文诗》,诗的稿费本应按行数计算,上世纪90年代,一个出版社编辑却只肯按字数给他千字20元的稿费,不到4万字的书,王智量总共才拿了600元稿费。合同到期续签时,他对那位编辑说,能不能每千字给我加1元,以示尊重,结果编辑立马毁约,另找了两个人‘改写’了一下他的译稿,就重新出版了。”

  译文社发《声明》

  译文社《声明》开篇声称,叶开的指控中涉及之事发生在27年前,出版社找出当年的样书和稿费记录,发现基本事实与廖增湖的指控大相径庭:《声明》提到,80年代末的稿费是按照1984年文化部颁发的《书籍稿酬试行规定》计算的,其中翻译稿酬标准为千字4—14元,而这本书以接近上限的标准13元/千字支付了稿费,且这本书破例按照诗歌计算稿酬,实际字数仅为4.4万的稿子,最后是按13万字计算。从1987至1992年,《屠格涅夫散文诗》(王智量译)一共印过三次,总计47000册,共支付译者2382.06元稿酬,而并非报道所称的“600元”。

  译文社澄清道,1999年译文社筹备出版《屠格涅夫文集》,希望在其中一卷《屠格涅夫诗选》中沿用王智量先生的译文,所以需要重新拟定新合同,编辑提出按照当时较高的翻译稿酬标准50元/千字计算,另加印数稿酬,而双方没能达成一致,此事算不上毁约,只是译本的更替。

  事关《语文书》诉讼?

  值得关注的是,9月11日,上海译文社诉《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多篇选文侵犯该社专有出版权的诉讼案侵权一案将要开庭。这部图书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叶开担任主编。译文社强调:“我们有理由怀疑廖先生此番再度翻出陈年旧账并肆意造谣的动机,其在微博中声称译文社‘公报私仇’,实乃贼喊捉贼、欲盖弥彰之举。”并称保留进一步采取法律手段的权利。

  作家陈村以@小众菜园 账号发言,“我冒昧说一句,帮老翻译家说话很好,但质疑要凭据,上海译文发声明后,应核实质疑素材,回应。如有错应道歉,争取和解。都为文化好,不必你死我活是吧。”本报记者 乐梦融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