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吉鸿昌外孙女:姥爷讲故事结尾总是"不当亡国奴"

时间:2014年09月23日 10:22 来源:城市快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本报讯(记者 韩爱青)根据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次会议审议的《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草案)》提出,我国将9月30日确定为烈士纪念日。为弘扬先烈精神,天津市委市政府定于2014年9月30日在天津市烈士陵园举办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大型烈士公祭活动。此次公祭活动将严格按照民政部颁布的《烈士公祭办法》中所要求的程序进行。

  今起,本报将陆续报道天津籍或者与津门有关烈士的故事,让他们的亲属讲述发生在他们身上真实的事例,弘扬他们的精神。这其中包括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本市“登高英雄”杨连弟、天津市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宝堃等各个时代的烈士,还原真实的他们。

  吉鸿昌后代

  全家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吉鸿昌是著名抗日民族英雄。1895年出生于河南省扶沟县,1913年投军,1926年参加北伐,为著名爱国进步将领。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1932年组织领导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抗击日寇。1934年在天津从事地下活动,建立“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并组织武装抗日义勇军。同年11月9日不幸被捕,11月24日在北平被蒋介石杀害,时年39岁。

  昨日记者采访到了吉鸿昌的外孙女郑吉安,她说自己是从小听着姥姥讲姥爷的故事长大的。“母亲吉瑞芝曾对我说,在她很小的时候,姥爷总是把她抱到书桌上讲花木兰、甘地的故事,结尾总是‘我是中国人,不当亡国奴’,这种爱国的情怀,她牢记了一辈子。这种爱国情怀,也影响了我一辈子!”

  得知烈士们有了自己的纪念日,郑吉安觉得很安慰,她觉得这可以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杨连弟后代

  后人有自豪也有压力

  杨连弟,1919年生,195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同年在抢修龙海铁路八号桥时,创造了登高奇迹,被授予“登高英雄”称号。1950年10月赴朝鲜参战,历任排长、副连长,在青川江、佛流江、龙津江、百岭川等铁路大桥战斗抢修任务中英勇无畏、果敢机智,战功卓著,被授予特等功臣、一级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荣获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1952年5月15日再次抢修清川江大桥时,不幸壮烈牺牲,时年33岁。

  杨长林是杨连弟烈士的长子,如今71岁的他退休在家,但依旧很忙碌,要四处去宣讲父亲的故事。父亲牺牲时,他只有9岁,但是父亲给他的印象很深。他说最后一次见到父亲是1951年10月。

  杨长林说,作为烈士的子女,很自豪,但也有压力,他将这份压力转化为动力,无论从哪个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不愧于一位烈士的子女。在首个烈士纪念日,他会和家人去祭奠父亲。“以后每年都会去,希望能把烈士的精神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