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上博与故宫藏明清贸易瓷展开幕 展示外销瓷之美

时间:2014年12月19日 08: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上博与故宫藏明清贸易瓷展开幕展示外销瓷之美

  景德镇窑青花果树纹油醋瓶(上海博物馆藏),荷兰收藏家倪汉克捐赠

  中新网北京12月18日电 (记者 应妮)由上海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的“越洋遗珍——上海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贸易瓷展”在故宫延禧宫古陶瓷研究中心展厅开幕。本次展览从两馆藏品中遴选出106件(套)明清时期的贸易瓷进行展示,旨在反映中国明清时期陶瓷外销的状况。

  展览分为明、清两部分。明代部分展出明代中期至晚期销往东南亚、西亚、欧洲以及日本的瓷器,揭示了中国瓷器在这些地区的流通与使用,体现了不同市场的喜好与审美趣味。如上海博物馆藏景德镇窑青花开光水禽图盘,约烧制于明万历至天启年间(1573~1627年),图案工整对称,纹样奇特别致。以这种方法装饰的瓷器被称为“克拉克”或“芙蓉手”瓷,是明末清初早期中国外销瓷当中最著名的品种。

  清代部分,由于西方国家的东印度公司在瓷器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这部分展品即以外销欧美的器物为主,很多制品有着浓郁的异国情调,反映了当时贸易瓷器的时代变迁。如上海博物馆藏景德镇窑青花果树纹油醋瓶,烧制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整器造型新颖,是典型的订烧器,是直接仿当时欧洲流行的玻璃器制成。又如故宫博物院藏景德镇窑广彩徽章纹盘,烧制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器形规整,色彩绚丽。徽章瓷是明清时期中国外销瓷中最具特色的品种。这些绘有家族、宗教或军事团体、城市和各类组织机构徽章的瓷器,均来自西方人的特别订制。

  故宫博物院院长助理李仲谋向记者介绍,2008年,荷兰收藏家倪汉克将珍藏的97件明清贸易瓷器捐赠上海博物馆。此次展览从中精选了1/3的展览来故宫展出。“他的捐赠当时填补了上海博物馆在国内贸易瓷方面的收藏空白。尽管近年来也有些沉船的发现以及部分外销瓷器的出水,但它们的品相和这批捐赠的瓷器相比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李仲谋还提到,这位荷兰收藏家在捐赠这批文物的时候没有任何条件,唯一希望就是它们能展出而不是深锁进库房。

  展览将持续至2015年3月15日。(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