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琰东在《劳山道士》中剧照
傅琰东在《劳山道士》中剧照
中新网10月19日电 北京电影学院“北影新青年戏剧工坊”作品、国内首部魔幻舞台剧《劳山道士》将于21日在国家话剧院先锋剧场首演。该剧主演傅琰东出身于魔术世家——傅氏幻术,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傅氏幻术第四代传人、“中国魔王”傅腾龙之子,并以央视春晚魔术《年年有“鱼”》而获观众熟知。
傅琰东之前就有跳舞和唱歌的经历,也主持过节目,但是从来没演过舞台剧。他认为,舞台剧是考察综合艺术素质的,作为艺人,一定要尝试。本着对舞台的向往,他参演了《劳山道士》。
参演《劳山道士》后,傅琰东体会到了魔术表演和舞台剧表演的不同。在他看来,魔术有自己的表演规律,起承转合和交代、变化。但在舞台剧中,这样交代会有问题,因为舞台剧有剧情,不可能允许表演者有时间和空间交代例如“箱子是空的“这样的事实。
“这样的交代会拖沓情节和表演节奏,所以我无法像在魔术中那样证明箱子是空的,但是同时还要让观众保持神奇的感觉。既要尊重舞台剧的表演节奏,又要符合魔术的表演规律,如何解决这其中冲突的部分,这一直是我在思考的问题。同时我要边投入在角色当中说台词,边保证魔术的顺利进行。虽然对我来说是个挑战,但我正在适应这个过程。” 傅琰东说道。
有人好奇傅琰东所在的傅氏幻术与魔术有何不同。傅琰东解释道:“魔术是外来名词。当国门在鸦片战争被打开,西洋魔术师也来国内淘金。他们的表演方式有不同,很新颖,那时候的人们起名为魔术。但其实,中国是魔术三大发源地,中国魔术渊源流传,早在先秦壁画中就有记载,幻术是中国魔术的叫法。”
傅琰东称,“傅氏幻术从我爷爷的爷爷开始,已经存在了一百多年了,是中国本土魔术的代表,博采众长。去年,也被评为了国家级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家世代都是大学生,从而保证了这个流派永远以创新为先,开放不保守,敢于尝试新的方向。这次参演魔幻舞台剧也是种新的尝试。”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