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开兰始祖——吴沙

时间:2013年09月16日 16:22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宜兰吴沙故居中的吴沙像。(资料图)

  嘉庆元年(一七九六)农历九月十六日,吴沙率领漳泉粤三籍移民一千多人,乡勇二百多人,会番语的二十三人,乘船一举占据乌石港,登陆后马上筑土围,称“头围”,也就是现在的头城镇。吴沙以头围为据点,创建了宜兰第一个汉人聚居地。开垦工作迅速展开,掀开了宜兰平原开发的序幕。由于头围的垦辟,此后大量漳州移民的涌人,都经过这里而进入宜兰各地;从台北、基隆进入宜兰,也都必经此地。头围一时农事大兴,人员骤增,成为初期的政治、经济、交通中心。

  开兰行动从一开始就受番人阻挠。随着垦地的推进,番社更是惊恐万端,经常全族出动,举着刀棒镖器向垦民杀将过来。乡勇、垦民奋力抵御,双方死伤不少。吴沙的弟弟吴立也在一次拚杀中战死。吴沙深感不处理好汉番关系,便难完成开垦大业。他派人跟番人说:“海贼就要来犯,消灭诸番。我们是奉官命来堵贼,保护你们的。”番人将信将疑,还是常来侵犯,但又屡犯屡败,以为汉人有神相助,战事才逐渐平息。在处理汉番关系中,吴沙更注意用仁德感化番民。在番人强攻时,他率领众人暂退三貂社。嘉庆二年,番社水痘流行,不少人病死。吴沙懂医术,开方施药,番人不敢服,就强灌,救活一百多人。番人以为他是神,就用土地酬谢他。吴沙将垦民组织成结(十多人为一结)、围(几十结为一围)等形式,形成严密而有系统的开垦群体。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开垦土地几十里,接连开发了二围、三围。

  在垦荒过程中,吴沙同一起开垦的大陆汉族同胞订立公约,注意同番人,也就是原住民搞好团结,不得乱占原住民的土地,不得乱拿原住民的东西。原住民看到他们诚实守约,都愿意同他们来往,同他们合作,并主动帮助吴沙的垦殖队伍。吴沙的垦殖队伍同原住民建立了兄弟般的友谊,大家友好合作,共同开发和建设祖国的台湾。

  吴沙为开垦宜兰,真是呕心沥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垦殖事业的发展,吴沙年纪也逐渐大了,又染上了疾病,行动日感不便。因此,吴沙后来选择“四围”,后来称“四城”这个地方定居下来,并在那里继续指挥垦殖工作。

  嘉庆三年(一七九八)农历十二月九日,吴沙因积劳成疾病逝。他的侄子吴化继续领导开垦,到同治十三年陈辉煌开垦三星,历时八十年时间,宜兰由荒埔原野变成阡陌良田,由人迹罕至到人烟稠密。其间充满传奇,充满血泪,充满成功,而首功属吴沙。

  吴沙开兰之功,后世评价颇多,他的功勋荣耀远胜一般达官贵人。老百姓称他是“开兰老大”。第五、六届宜兰县长陈进东称赞他的功绩:“真成拓土无双士,正是开兰第一人。”

[责任编辑:孟雅诗]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