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故宫未开放区内的“迷楼”里,一幅从未有详细记载的巨幅绢画碎裂成几万片,经过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故宫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的传承人杨泽华和同事们的巧手,如今重见天日。
最小碎片才指甲盖大
这幅画是在故宫符望阁内发现的,年纪大约有200岁。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文物部门对这里的保护采取相对保守的做法,室内通风条件差、尘土清理不力,导致阁内的绢画残损严重,老化、霉变、水渍、虫蛀随处可见,有些碎片用手轻碰就会掉渣儿。
在杨泽华的办公电脑里,存着一张古画刚送来时的照片:画是被向内折着,看不出画的正面,最小的碎片还不及成人的小拇指甲盖大,有些地方甚至碎成灰褐色的粉末。
杨泽华带着6位社科院的研究生先加固碎片,整理出4大片儿和上千片小块儿。每一片都要经过耐心地用清水、镊子和小型吸尘器等“洗澡”,之后用绢纸简单加固,光拼图他们就花费了整整半个月。最终,成形的古画尺寸,高约4.7米,长约2.8米。古画内容也首次亮相,山石、松树和灵芝跃然纸上。
画背面找到作者姓名
杨泽华说:“这幅画以前从来没有人研究过,所以谁也不知道画面绘制的是哪儿。但是符望阁内曾经发现灵芝,因此推测画面可能就是这座楼阁周边的景色。”他去实地考察过,符望阁的一面墙正好就是这个尺寸,显然这幅画类似于倦勤斋内的通景画,覆盖了整面墙壁。
更有意思的是,画背面的信息印证了他的猜测。原来,清代宫里处处是规矩。画一幅画,领了多少绢、谁画的、挂在哪儿都要登记在册,这些信息还会备注在画背后不显眼的地方。在这幅画背面,就可以找到一行墨迹,写明清代董诰绘制,挂在符望阁内的一面墙上。
符望阁,是紫禁城东部宁寿宫区域内最高的一座楼,这里是乾隆皇帝为自己准备的养老处,从未对观众开放过。阁内以各种不同类型的装修巧妙地分隔空间,不熟悉的人穿门越槛时,容易迷失方向,故俗有“迷楼”之称。杨泽华说:“修复完成后,专家肯定会对这幅画进行细致研究,破解更多目前未知的内容。”
千道补痕逐条存档
从画的正面看,一道道补痕非常明显。但如果细看,修补用的绢纸只是颜色比原画底色略浅,画绢特有的经纬线几乎是连贯的。杨泽华说:“每一处修补,找补绢的时候都要用放大镜仔细研究,选择最合适的。”
为何不干脆用一整张纸贴底儿,而非要一处一处地粘贴?杨泽华解释,如果整托绢,画的厚度一下子就增加了。“而且这种补法虽然现在省事儿,但基本不可逆,所以一定要碎补。”
目前,东西方的古书画装裱修复存在理念差异。西方认为修补的地方就应该有别于其他地方,而东方讲究修复后画面的完整性,从正面看不出补痕为佳。目前,故宫取了折中的办法。以这幅绢画为例,成人站立时直视的范围内将无痕修补,此范围外则可以稍微粗补。但是整个修补过程中都会有详尽的材料记载,方便以后查询。
本周古画正面填白
本周,这幅古画将进行补笔。说通俗点儿,就是给画正面的空白处填空,使画意完整。
补画之前,先要在画上打一层胶矾。杨泽华解释:“直接下笔,绢容易晕色,打上胶矾,颜色就容易固定住,就像画油画一样。补笔不仅要求工作人员有纯熟的技巧,还需要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一定的美学修养。”
按照规范,这幅古画已经完成了除尘、消毒、颜色加固、揭背、补绢、托心的步骤,全色之后,还需要平展拼缝、上墙、防虫防腐处理等十多个步骤。“上墙,主要是为了使画绷紧,这幅画太大了,估计只能平铺在地面上完成这道工序。”
非遗传承人故宫修宝。 本报记者 孙戉摄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