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安6月22日电 (记者冽玮 阿琳娜)正在卡塔尔多哈进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22日宣布,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也是中国第33项世界文化遗产。至此,中国世界遗产的总数已达47项,居世界第二位。
据悉,申遗的“丝绸之路”全长5000公里,涉及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的33个申遗点。其中,中国境内有河南、陕西、甘肃、新疆共22个遗产点,自东向西可分为中原地区、河西走廊、天山南北和七河地区四个部分,陕西境内包括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张骞墓、彬县大佛寺石窟和兴教寺塔。
其中,兴教寺塔作为佛教传播史上著名人物唐代高僧玄奘及弟子的舍利墓塔,见证玄奘法师经丝绸之路西行取经的历史,反映了唯识宗对东亚佛教发展的影响。
兴教寺监寺宽树法师22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丝绸之路”申遗的成功,是对玄奘精神的一种传承、延续,也是对玄奘文化精神的弘扬,影响是非常大的。
针对外界关注的众多古迹申遗成功后,是否牵涉门票涨价等经济利益,他认为,兴教寺现在是一个正在使用中的宗教活动场所,跟一个纯粹的文化遗址还是两回事。如果和旅游、经济联系的太紧的话,就会影响其发展。“高昂的门票,很多人都没有钱去,进不起这种地方,成了一些富人才能进入的场所。”
2013年3月,兴教寺一度面临大规模拆迁,该寺认为,如果按照申遗方案进行,目前兴教寺三分之二的建筑将要被拆除,主要涉及到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的僧寮、斋堂、方丈楼等。因不同意申遗规划中的拆迁要求,兴教寺申请退出申遗项目名单。
此事迅速发酵,成为舆论热点,质疑之声不断。随后官方回应称,遗产的真实性、完真性、科学有效的管理、以及利益相关者的支持等是世界遗产申报的基本要求,兴教寺的申遗工作将在充分尊重寺院意愿的情况下进行。
陕西省丝绸之路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周魁英表示,申遗成功,陕西境内世界文化遗产由一处变为八处。这些遗产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得到了国际的认可。下一步,陕西将以国际标准来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从而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供文化支撑。(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