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特别推荐

带艺术回家——上海城市艺术博览会李育铭

时间:2013年10月31日 10:43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艺术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关键是你用什么心情和心态去看待它,这么多年的生活经验给我,凡事不能急功近利”――李育铭(图片来源:中国华艺广播公司)

  一场别具一格的酒店艺术博览会,让台湾设计师李育铭走进大众的视线,也成为他从IT管理向画廊艺术华丽转身的代表作。“艺术的高度,不在于你去仰视它的角度,而只有当你平视它的时候,才能解读到这件作品里更精彩的风景”,这是李育铭经常说的一句话。在他的努力下,让艺术 “接地气”、与生活零距离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创新源于对“家”的执着

  从1997年携全家从台湾迁居大陆至今,无论是在北京还是上海,李育铭从没和家人分开,他觉得家人的陪伴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力量。“家”在李育铭心中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他微笑说:“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都不相同,而我的定义很简单,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和家人在一起,这就够了,人的一生不就是这样吗!”

  幸福的家庭不仅给了李育铭生活上的温暖,也为他的艺术策划带来灵感。2012年首届上海城市艺术博览会,李育铭借鉴台湾经验,创造性地把艺术品带回了“家”——50家海内外专业参展画廊展位都设在酒店15至17层共计70余间客房内,近1500件作品被精心布置在酒店房内的墙壁、地板、床铺、书桌、茶几、酒柜、镜子、玻璃窗、梳洗台等各个地方。借由艺术品与客厅、卧室、浴室里不同家具和空间的搭配,营造出贴近真实生活环境的氛围,让参观者在全新的“语境”中与艺术品近距离交流。李育铭说,“把这样的艺术博览会搬到酒店,最重要的是酒店的客房很像一个家,原来到美术馆、画廊去看一幅画,室内动辄5、6米的挑高,而作品也常常高达2、3米;艺术作品高高在上,参观者永远要仰着头看它,这对一件艺术品进入参观者的内心世界是不利的,谁都不喜欢仰着头看别人,更何况是看一件作品。”

  “带艺术回家”是李育铭全新的设计理念,艺术品不应再是高高在上、神坛一样的东西,而要走进每个普通人的生活。他说,城市艺术博览会,就是要通过建立“家”的平台,让艺术更具生活化,更生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把作品放在酒店的客房,参观者走进房间后会把艺术品和自己的家作个比对,或者说会对号入座,心里很可能会萌发把这件作品直接带回家的想法。让艺术品走进市民生活,让市民在轻松自然、富有家居感的环境里与艺术品互动,是举办这场活动的最终目的。”

  “跨界”源于内心的“热爱”

  言谈举止颇具艺术气息的李育铭其实是一个纯粹的“理工男”,人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从事着和艺术毫不相干的工作。他早年毕业于台北科技大学,1997年携全家来到北京从事IT管理,10多年的辛苦打拼为他赢得稳定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然而2007年,一个与艺术结缘的机会出现在他面前,上海德加画廊老板希望能搭建更大的艺术平台,把艺术推广到更多的大众群体中,因此需要找人负责策划、推广和营销。德加画廊老板想起了30多年的好朋友同时也非常热爱艺术的李育铭。收到邀请,已经人到中年的李育铭没有犹豫,他毅然选择了“跨界”,放弃IT管理投身画廊艺术圈。对于这份令人钦佩的勇气,李育铭说,一切源自记忆里的那份热爱,“因为人生进入下半场,都快50岁了,可能一般人都想不折腾了,但我想法不一样,我觉得人生到了后面更应该要从事自己比较喜欢的工作。我就是这样,我爱好艺术。”

  “跨界”意味着从头开始,投身一个陌生领域光靠热爱是远远不够的。“跨界”初期的李育铭面临很多挑战,尤其是如何开拓艺术品市场令他一头雾水;但李育铭很认真、细心地观察着每一个环节,一段时间后,敏锐的他发现大陆艺术品市场与港台有很大的不同且蕴含着大好机遇。他说,“台、港艺术品一级市场比较成熟,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为拍卖市场上的藏家累积了相当的艺术底蕴;而在大陆,却是‘一、二级市场倒挂’,大陆经济快速发展创造出的大量热钱涌进拍卖市场,市场的确很火爆,但很多藏家对艺术品的认识还不够,只知道买艺术品可以快速增值、累积财富,缺少对艺术的基本修养与爱好。”

  李育铭观察认为,上海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对高尚艺术的追求与日俱增,需求很大;而台湾艺术文创业者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有本事但缺市场,他分析得出一个结论:为上海广大新兴藏家举办艺术品博览会的时间到了。有了主意,但李育铭却没急着动手,看腻了过去那些高高在上艺术展的他一直在寻找一个合适的平台;这个时候,“零经验”反而成为了李育铭的优势,没有旧观念、旧思维束缚的他开始大胆尝试,将自己的艺术理念付诸实践。

  果然,李育铭非凡的组织、判断和创造能力在举办首届城市艺术博览会过程中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次史无前例的酒店型艺博会颠覆了许多人对艺术展览及参观方式的想法,在参展商、艺评家及民众间成功搭建起一座全新的沟通桥梁,对外开放展览的3天里一共吸引了超过6000人次的参观者,展出效果及成绩远超预期。

  成功来自脚踏实地

  李育铭的成功在外人看来,似乎运气占了很大成分,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没有他对艺术脚踏实地的务实态度,要想取得这样的成绩无疑是天方夜谭。李育铭对自己的工作有思路、有坚持,“活动举办之前,我们都会吸收各类不同艺博会的经验,从组织、策划、宣传到现场都会很认真去了解;当然还要考虑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的问题,和上海的氛围合不合拍,因此,我们每次都踏踏实实地去考察,然后根据自身特点做调整”。

  李育铭说,他这种务实态度是源于对生活的理解,他说,艺术圈里金钱至上、急功近利的观念的确有相当的市场,但他从来不把赚钱当作唯一目的,“艺术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关键是你用什么心情和心态去看待它,这么多年的生活经验告诉我,凡事不能急功近利。一个东西如果平平稳稳,它可以走很远;相反,走得越快越容易出现反复。几年前我在这个圈里什么都不是,但经过我的努力,大家都还蛮认可我的,这对我来讲已经足够了。所以能不能赚大钱,并不那么重要”。

  正是在这种务实理念的引导下,除了成功举办城市艺博会外,李育铭还把很多精力放在艺术的推广和普及上,他和他的团队策划艺术的讲座,联合广东、北京等地画廊协会举办画廊周活动,邀请台湾画廊组织共同参与两岸艺术交流,等等。李育铭说,他正努力让艺术走下神坛,走进普通民众的生活,这是他的不懈追求。

  回顾自己的创业历程,李育铭告诉记者他的一段人生感悟:“中国的强盛,硬实力不用讲,现在全世界都已经看得到了,可是软实力要靠什么呢?靠的是包括音乐、美术在内的文化各个层面的进步。如果艺术的氛围浸透到每一个中国人的DNA里,那么我们就具备了走向世界和其他国家一拼高下的软实力。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粒种子,力量虽然有限,但都在做不懈的努力”。(中国华艺广播公司记者 丁卫卫 顾晖)

[责任编辑:王伟]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